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乙丑,同治四年,一八六五)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

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

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寒韵

2. 乙丑,同治四年,一八六五

猜您喜欢

  • 1.《思子元朝·吴敬夫剑阁凌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
  • 2.《绝句元朝·范五老横槊江山恰几秋,三军貔虎气吞牛。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说武侯。
  • 3.《秋夜九首·其三明朝·王汝玉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 4.《仙都山宋朝·杨杰有路入仙都,何人到鼎湖。秋风夜来急,吹落碧莲无。
  • 5.《送舍人归姑孰省墓元朝·刘绍游宦久王宫,田庐怅榛翳。慈闱九原恨,丘陇谁与治。晨兴郁南望,雨泣伤掩袂。谒告遂言还,攀号展情事。登途适长夏,飞旆拂空翠。冠盖拥都门,遥遥揽征辔。江澄采石月,目断...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