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夙闻尧颖类高辛,选傅何期及旧臣?

忍泪残宵还炳烛,子孙要作太平民。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 2.《菩萨蛮·忧邦国唐朝·敦煌曲子自从銮驾三峰住。倾心日夜思明主。惯在紫微间。笙歌不暂闲。受禄分南北。谁是忧邦国。此夜却回銮。须教社稷安。
  • 3.《寄友明朝·朱翰曾寻烟月到吟坛,把酒高歌欲自宽。白首共怜知已少,黄金谁为结交难。残灯燄逐更筹尽,落叶声兼夜雨寒。今日沧洲成独卧,若为南望思漫漫。
  • 4.《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明朝·李贤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 5.《送陆行仲南还明朝·沈守正子忘非主今为客,使我劳人转忆家。斑马不鸣魂巳断,红亭屡到泪空奢。慈亲白发怜衰柳,小妇青衫泛菊花。但是能归皆足羡,何须昼绣始堪夸。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