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伯平吴门·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脩髯丰颊怪涪翁,闻说年来得一雄。

千里楚云宁料及,传观颜色一樽同。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2. 礼出示堇腴新寄小像。

猜您喜欢

  • 1.《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宋朝·李昴英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
  • 2.《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坤元唐朝·不详于穆先后,丽圣称崇。母临万宇,道被六宫。昌时协庆,理内成功。殷荐明德,传芳国风。
  • 3.《韩退之庙宋朝·林槩退之皆负□□志,作邑当年来此中。谩道阳山是穷处,先生于道未尝穷。
  • 4.《题苏武李陵泣别图元朝·欧阳伯恭祈连山前箭如雨,渤海海边羝不乳。同是肝肠十九年,白发君归朝故主。臣心有血一斗许,亦欲随君归衅鼓。五千健儿五千母,臣若独归魂魄苦。空将老泪寄君归,归拜茂陵坟上土。
  • 5.《暮春言怀五首·其四明朝·江源带叶梨花独送春,先期零落更愁人。莫辞酒盏十分醉,明日池塘是绿阴。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