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子涵留宿寓斋得诗四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宣南春梦一痕无,却向江天话酒炉。

障壁丑书浑自忘,怪君犹不弃鸦涂。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2. 壁悬余书敷幅,皆二十馀年前作。

猜您喜欢

  • 1.《题画明朝·明无名氏 结宇蕉阴桐径边,浮名无用世间传。高情剩有闲中趣,写出青山不卖钱。
  • 2.《赐马廷鸾四首·其一宋朝·赵昀天高地下礼由分,圣哲于焉秩纠纷。心法操存毋不敬,治功显设在斯文。会通自可跻明圣,品节应知本俭勤。旃厦讲磨资众彦,精微尽处是尊闻。
  • 3.《即事閒题·其四明朝·伍瑞隆沙塘秋好发红莲,倚剑峰头尽日眠。下巷骑牛归上巷,水边沽酒过山边。
  • 4.《闺情十绝次金诚之先生韵·其四明朝·江源黄叶秋风思渺漫,为郎惆怅怕郎寒。殷勤好寄边衣去,蓬首无心对镜鸾。
  • 5.《北山约游摩诃庵不果往却寄清朝·王士祯天色欲雨鸠勃溪,麦苗剡剡翠始齐。白石庄前入山径,已有荦确纷高低。春湖靴纹漾綷䌨,远山玉立森角圭。荷蓑觺觺驱茧栗,垂竿拍拍惊凫鹥。渔阳地寒花事晚,春阴风气恒惨悽。...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