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斋杂忆·其十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循绩廉声满外台,井泉时动邑人哀。

焦原连岁无青草,苦忆琳宫请雨来。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2. 己丑秋旱,龙布政任盐法,祷斋此。

猜您喜欢

  • 1.《念奴娇·桃叶渡清朝·郑板桥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
  • 2.《过真州清朝·沈德潜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
  • 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宋朝·释月涧总总林林,厥疾弥深。文殊既无灵验之药,卢扁难下膏肓之针。山僧有个秘传诀,扫除万病是无心。
  • 4.《吹箫士女明朝·朱妙端侍寝昭阳下直回,红蕉花底独徘徊。凤箫偷得梨园谱,閒向深宫奏落梅。
  • 5.《春日山行明朝·汪煇过懒倦宦游,归来且多务。命驾偶山行,始洽泉石趣。入涧穷窈窕,陟峰出云雾。细雨洒春寒,轻风飘日暮。俄为桑门访,忽值友生顾。蔬酌供野兴,晤言写情素。高原恣遐眺,幽径...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