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斋杂忆·其九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可斋齿发缄斋佩,一宿留痕也北邙。

长记联吟僧榻夜,劫灰那更换灵光?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2. 庚寅秋,缄斋持可斋丧归,山中相见,胸佩一小囊,盖其兄齿发也。记与游西,宿灵光寺,叠《山石》韵,今二十六年矣。寺庚子燬。

猜您喜欢

  • 1.《江上曲南北朝·谢朓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 2.《喜雨明朝·王邦畿江城三月雨,海国万家春。对此困穷日,感兹天地仁。农夫炊午黍,插种及佳辰。予亦爱予圃,扶篱豆叶新。
  • 3.《次邝时用韵留别二首兼寄黎景升·其一明朝·江源三年云水伤离别,几负诗筒走传邮。桑梓春风怀穗石,甘棠今日颂严州。低昂世事棋翻局,摇荡乡心浪打舟。抚掌叹谈兼对酒,一宵风雨为君留。
  • 4.《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八·秋夕明朝·李江淡扫秋山一幅屏,堂前蟋蟀草间萤。不须眼界看牛女,东井边头有五星。
  • 5.《楼桑先主庙明朝·沈自邠赤伏符难再,三分志未伸。江山千古恨,祠庙百年新。事业归龙战,飞扬忆虎臣。枯桑非旧日,洒泪向南旻。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