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培风在下御而行,宜若登天不可名。

一代诗豪舒眺远,万钧国重著肩轻。

最难飙馆联双璧,犹许霜钟接两京。

承正图南元有待,苍苍浑是积阳成。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其二宋朝·洪刍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郛。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碧水横堤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
  • 2.《赐余复宋朝·赵惇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丕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吾縻好爵副详延。爱君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
  • 3.《颂古二十七首·其十八宋朝·释昙贲血盆似口剑如牙,竭世枢机未足誇。亲到龙潭龙不现,者回失却眼中花。
  • 4.《贽赵小山元朝·熊不易忆昔初年游汗漫,东南仅历天之半。腰缠骑鹤上扬州,意气江山多壮观。如今天下混一家,东际北海西流沙。翻令奇士尽羁绁,系而不食吾匏瓜。诗里澄江寻谢朓,十年嵚崎诚可笑。...
  • 5.《戊寅中秋五首·其五明朝·何吾驺皎魄团团淡素秋,喜增光爽怨增愁。好随芦渚渔家乐,莫向长安问酒楼。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