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华璧臣(癸酉,一九三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刚峻天留度海桑,耆英出处故堂堂。

帝阍凤诺亲承旨,臣里龙潜习近光。

碑版晚犹腾远裔,尊罍闻自记真乡。

年家耳熟趋庭语,夙信平生本义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2. 癸酉,一九三三

猜您喜欢

  • 1.《夜归明朝·王邦畿不觉归来夜,夜深寒气增。风飘前屋瓦,鼠齧后山藤。欲落上弦月,犹存亡妇灯。垂帘就襟枕,竟夕寐无能。
  • 2.《赠幕史粹公罢政归钓鳌台明朝·王凤翎懒从鹓序点朝班,万里金华一日还。白马青袍何意绪,江云川月足怡颜。鹰扬不入公车梦,鸥狎长随钓艇闲。笑我六鳌犹未试,相从溪上且观澜。
  • 3.《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其五宋朝·陈渊访道寻幽历万山,神仙元不在山间。须知对面长相失,莫叹乔松去不还。
  • 4.《玉池禅师以纸衾见遗作此谢之宋朝·释德洪纸衾来自玉峰前,旋坼封题一粲然。便觉室庐增道气,不忧风雨搅闲眠。就床堆叠明如雪,引手模苏软似绵。拥被并垆和梦暖,全胜白氎紫茸毡。
  • 5.《早朝二首·其一明朝·石宝南风霏早露,筦簟觉微涵。宫漏犹传五,邻鸡已报三。冠从灯下正,笔忆殿头簪。跨马看城阙,彤云晓正酣。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