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沅叔招集同馆四十二人会饮藏园即席赋呈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残梦能忘认启单,登瀛大拜盛衣冠。

诸公犹及当平世,妙选何曾是冗官。

禾黍旧京墟欲盏,云萍人海聚原难。

羡君自拥书城老,酒罢丹铅尚校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燕归梁·风莲宋朝·蒋捷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 2.《三月二日为参军介寿元朝·陈谟瑞气浓薰海色晴,非关上巳与清明。橘中人献龙根脯,鹤上仙传凤翼笙。入幕参军多节槩,能诗水部最豪英。一千二百年如戏,自是空同旧广成。
  • 3.《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顾步宋朝·洪刍举趾一何高,脩颈宛回顾。只影踉蹡行,眷然慕俦侣。岂忘赤霄上,盘桓此池籞。
  • 4.《草堂诗·其八宋朝·喻汝砺朝元阁边瑶草芳,惟君之故遥相望。人归后雁关塞阻,思入南凫离梦长。悬知同心两相忆,剩欲共看千里光。金舆玉辇不复见,肠断华清云树苍。
  • 5.《咏史·其六·介子推明朝·何吾驺每到清明便黯然,介山风雨政堪怜。人情信宿矜相报,莫问相从十九年。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