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味云重建贯华阁为图索题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江山风月两词人,海变陵迁阁又新。

一夕抵成挥麈录,九朝忍忆属车尘?

风流旷代犹相感,气谊平生孰与伦。

二十年前品泉处,曾寻遗迹吊荆榛。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挽冯誉骥联清朝·方浚师持节莅公乡,记斟绿蚁论心,早安排十载东山,千秋北海;盖棺悲客馆,那要青蝇作吊,只惆怅二分明月,一点文星。
  • 2.《东王公哀十首·其二明朝·李江古木重阴偶蔽时,回头百事与前移。西风吹断游仙梦,细雨寒生失偶思。称寿笑携鹦鹉盏,栖身盟共凤凰枝。一场春梦知何处,古木重阴偶蔽时。
  • 3.《浪淘沙·秋月明朝·李雯明镜破青桐,近转墙东。楼高人静影重重。露脚斜飞惊鹊语,香坠寒空。金井望雕栏,芳树璁璁。碧天凉落水晶宫。为问嫦娥愁几许,无限秋风。
  • 4.《游观音岩明朝·李孙宸石床千尺倚云根,小有清虚敞洞门。风雨不惊龙卧稳,烟霞长护佛坛尊。云封鸟道才穿径,日落人家别有村。何事杖藜天外去,尽饶方内足攀援。
  • 5.《哭黄逢一明朝·李孙宸薄游曾共帝京尘,前后三年各乞身。一见岂知成永诀,相期疑是有前因。鹤飞尚儗归华表,龙跃何年返剑津。云路赏音流水绝,孤琴虽在不堪论。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