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中及门百三十二人谠集钓鱼台(辛酉,一九二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故山一别十三春,犹有从游载酒人。

佳日池亭俨图画,昔年童冠尽缨绅。

纵观寒木须时栋,暂对清尊远世尘。

胜集金元遗迹在,如斯风义定谁伦?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辛酉,一九二一

猜您喜欢

  • 1.《几山出示阳桥唱和诸什窃慨英才之沈寂光景之流迈因两次其二宋朝·周行己少日称豪笔砚场,一官家近住河阳。人情易变春云薄,世故饱谙秋鬓黄。寒日苍凉临迥野,浩歌悲壮激哀商。时平民乐官无事,醉倒题诗舞袖傍。
  • 2.《六月自西城归宋朝·彭汝砺驾言将西征,呼仆问行李。吾行无所苟,虽远亲则喜。痴儿不知事,饮血泪如水。忆昨唐许边,逋逃聚蜂蚁。巅崖寄巢穴,绝险不可迩。扑灭无先几,捕督误诏旨。是时寡妻病,吾计...
  • 3.《次柳倅见寄宋朝·释元肇是中空洞任天游,去住飘然百不忧。黄独有苗师懒瓒,碧云无语继汤休。才名如此分千里,道术相忘混九流。寄得诗来乘月看,满身风露一庭秋。
  • 4.《次韵高尚朴初归草堂元朝·释妙声乱定吾犹在,庭花草自荣。忧时双鬓白,去国一身轻。墟落人烟少,关河野燹明。田园半芜没,无力倩人耕。
  • 5.《小步林中明朝·李寄纷纷凉叶动,风岭步重重。松影花轻葛,云丝嬲短筇。怪啼何种鸟,远翠乍晴峰。一爽朝来热,还来听晚钟。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