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

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

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二月即事(自后丁亥始)宋朝·周孚穷阎无邸报,病耳信涂传。黄鹄来严道,朱罴化羽渊。秋云那蔽日,夏潦漫稽天。叹息韦刘辈,牵连亦外迁。
  • 2.《移居碧泉宋朝·胡安国买山固是为深幽,况有名泉例可求。短梦正须依白石,澹情好与结清流。庭栽疏竹客驯鹤,月满前川寺补楼。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邱。
  • 3.《登龙门塔分得龙门高深四韵·其四明朝·王弘诲缥缈丹梯倚翠岑,龙门俯瞰建江深。崖边岩石窥人立,天际空花度鸟音。身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相寻。乾坤俯仰俱陈迹,汗漫何妨尽日临。
  • 4.《咏婵娟明朝·佘翔榕叶阴阴送晚凉,溪流曲曲似潇湘。阶前一片婵娟月,顾影何人不断肠。
  • 5.《沁园春·其四·读陈其年乌丝词赋寄清朝·王士禄屈指词人,咄咄唯髯,跋扈飞扬。似波寒竟去,衣冠飒飒,烛昏欲醉,履舄茫茫。红豆筵中,白杨斋外,哀艳无端互激昂。凭人道,是秋坟唱苦,子野歌长。廿年落拓名场。便历落、...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