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司直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

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人为分香莲语(题拟)唐朝·佚名分香莲,不论钱。
  • 2.《送曾处善赴宝应尉宋朝·沈辽我初隐身治蓬藟,馀生不复人间世。左山右山白云上,一动一静浮尘外。齐山山上老夫庵,青溪溪南侍中第。朱颜公子不易识,短衣款段来相际。长堤相望虽甚远,有意即行终不计。...
  • 3.《再游玉蕊岩稿·其一明朝·王渐逵祝融南下翠烟浮,灵造何年著海陬。玉宇琼楼迂岁月,篆题文拱自春秋。蓬壶早见堆三岛,东朔还能纪十州。笑我玉皇香案吏,退居犹得近仙丘。
  • 4.《忆莺儿·山一回明朝·王玉峰山一回。水一回。倦马不知人意疾。转眼浑忘风物殊。冰林响佩。雪花散琪。寒容冷态皆成趣。合:喜孜孜。一鞭行色。似就熟路驾轻车。
  • 5.《抵云中明朝·江源行行匹马到云中,未及深秋便朔风。镜里形容怕憔悴,客边衣服恐蒙戎。不闻关塞有烽火,莫怪将军无战功。目睹太平何以报,但歌既醉颂重瞳。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