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匏庵实录馆同人摄影偶志之作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

复土何年稽一哭?䌷书终老息诸缘。

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

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罗定荫魂祠联清朝·文星瑞庇荫到重泉,胜造就万间广厦;游魂依法座,愿普度一切众生。
  • 2.《醉中天元朝·贾仲名怕甚么妳母舌儿堑。梅香嘴儿尖。恐早晚根前冷句儿添。便知道也难凭验。家丑事必然羞掩。放心波风流双渐。张世英云:小生此间难住。必寻退步。正旦唱:早则么懒折腰归去陶潜...
  • 3.《竹枝词十八首·其五明朝·朱同湖上儿女宫样装,小舟荡漾芰荷香。逢人便唱相思曲,不道侬家有阿郎。
  • 4.《咏史十首·其十·祢衡明朝·佘翔汉运昔云颓,烟云四塞起。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雄辨哉祢衡,猖狂无与比。阿瞒非所论,馀子安足齿。江夏褊心人,豪强甘杀死。至今鹦鹉名,遗恨沧浪水。
  • 5.《秋日东山三司诸公雅集明朝·李学一万仞山头一振衣,凌空楼阁自霏微。山间返照和烟至,槛外浮云带雨飞。古庙石坛仙蕨长,丹梯风露俗尘稀。攀跻兴尽扶藜下,赖有明珠照乘归。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