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抚山西忆张文襄行时三十年矣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忍将大隐换粗官?笼鸟辕驹引去难。

一昔溪山除梦到,从今案牍当书看。

修途汲汲争馀晷,独树萧萧向冱寒。

寻辙太行愧前辈,卅年让我得潜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朝·陆游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2.《西江月·平山堂宋朝·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3.《送吴起季温州学正元朝·王时中十载儒官冷,新除又远州。七山如北斗,多士数东瓯。红树城西晚,黄柑海上秋。横经有馀暇,雁荡足清游。
  • 4.《望东林明朝·王弘诲看山尽日费幽寻,丹壑云房处处心。自是莲池无慧远,非关载酒避东林。
  • 5.《颂古四十首·其十五宋朝·释守珣近日尊位复如何,日面月面哩来啰。自从舞得三台后,拍拍元来总是歌。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