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日同嘿园游翠微卢师诸寺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山灵不愠我来迟,急雨回风与洗悲。

破刹伤心公主塔,坏墙掩泪偶斋诗。

后生谁识承平事,皓首曾无会合期。

三十年前听琴处,秘魔厓下坐移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2. 曾与偶斋、壶公、蒉斋、再同听吴少懒弹琴于此。

猜您喜欢

  • 1.《杂咏诗·其一宋朝·彭汝砺诗轴亲题乞一寮,清心洗濯渴心焦。云移星月来幽隐,风引英茎下寂寥。肝胆尘生知几日,齿牙病起自今朝。疏愚强笑为生计,不识鳌宫路径遥。
  • 2.《宪翁送别会文洪都之行酒边索赋元朝·刘跃迢递西江路,炎蒸六月天。蒲萄香满瓮,杨柳绿当筵。争讼趋王烈,飞书羡鲁连。龙光南斗际,鹢彩北风前。金缕高歌续,琼楼列宴联。寸心随去棹,双眼望归鞭。池沼游鱼乐,云霄...
  • 3.《何村八景·其三·桃源春霁明朝·吴琏一洞森森万象新,天台真境净无尘。少官老隐人人乐,燕乳鸠鸣在在春。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风细浪声匀。宦园清赏乌纱集,佳句连篇酒数樽。
  • 4.《甘草子·秋明朝·李雯秋半。卷起流苏,人与金波满。风吹罗频宽,桂落香枝远。天上清宵,霓裳舞遍,羡双影、月华初见。琥珀钗头露珠泫,把玉鬓轻按。
  • 5.《赠答张心厓明朝·沈鍊江离幽郁满城阿,之子临风杂佩过。宝剑独悬秋气肃,绮园时集野芳多。不教明月分光采,更有清风出咏歌。今日相逢君记取,他时勋业在山河。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