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严诗卷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祇今亦少衰。

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

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

牢落年来欢会数,始知高论未须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人有亡斧者秦朝·吕不韦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
  • 2.《送崔孝子南海寻母诗元朝·徐一夔崔生秦川来,面有忧戚姿。问生何所为,念母无巳时。母今在何方,南海渺天涯。涉川水增波,陟岭路多岐。区区寸草心,不敢辞险危。晨兴霜露零,夕息烟火微。去去一万里,视若...
  • 3.《草堂诗·其五宋朝·喻汝砺乱后飘零歇此身,风光无赖更清新。客怀易感酒添病,诗思苦悭花减春。南枝北枝莺舌巧,前村后村雨脚匀。暂借溪边老为客,花心柳眼莫撩人。
  • 4.《还丹复命篇·其一·七言三十首宋朝·薛道光万物皆从一气生,天清地浊禀生成。真龙真虎才交媾,一鼎红铅鍊甲庚。
  • 5.《西王母哀十首·其三明朝·李江飞泉微液听无声,点点遥惊泪欲倾。阆苑仙风人似玉,广寒清府雪如琼。暮云锁断尘缘梦,野水流还织纴情。此恨绵绵终莫尽,飞泉微液听无声。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