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平同年不通问二十四年矣书联见贶有瀛洲旧侣成耆宿之语感赋报谢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三百馀俦最少年,海壖一卧亦华颠。

平生自断羞言命,世事回思剩问天。

党籍累君迟假节,陆沈愧昔让先鞭。

别来两纪差持慰,小技雕虫未减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江南行唐朝·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 2.《闵项氏元朝·李宗冽少无依倚老何堪,白发婆娑乱不簪。梦里尚思江北好,悔将夫骨葬江南。
  • 3.《寻梅元朝·张嗣良梦中寄荒遐,骑驴一访故。野梅过流水,香断无寻处。天寒岁又晏,偃蹇伤幽素。独行山谷深,积雪迷归路。
  • 4.《挽何子永朱太夫人联清朝·方浚师齑盐中馈,纺绩长宵,贤母独劳心,最难教子清廉,一代鸿儒表风轨;芝诰五花,萱龄百秩,文孙齐绕膝,讵意消寒时节,九天凤吹迓云车。
  • 5.《次吕给事安昌岩避暑宋朝·杨天惠恳乞鱼书得梓潼,曾司紫诰駮斜封。江山似解邀康乐,傅瑞时来访彦龙。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