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林谢耆英不可留,邳州博野亦山邱。

十年里社斯文尽,万事沧桑我辈休。

史料一朝正阳集,才名并代海藏楼。

天然坛坫雄旗鼓,下视螺烟是橘洲。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2. 欧斋、枚如二丈。

猜您喜欢

  • 1.《歌风台二首·其二元朝·洪焱祖暮年鸿鹄发悲歌,不似歌风慷慨多。霸气雄心加海内,却从衽席暗消磨。
  • 2.《吉文费赴考功元朝·陈谟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 3.《再次韵·其四元朝·陈镒凉气渐凄肃,吟风黄叶鸣。闲庭多雨积,秋草与阶平。久为伤时乱,都忘玩物情。儒官粗堪守,勇爵是浮荣。
  • 4.《湘中宿台步寺宋朝·沈辽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鸥鸟亦来下,酒旆停空杠。我来憩桑门,竹户...
  • 5.《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十二宋朝·释怀深隈岩傍水养衰残,不谓虚名落世间。到此更无回避处,只应笑倒石公山。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