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菱蕹弥望损湖光,谁更荒龛讯办香?

失喜诗人今岳牧,得閒乡梦在沧浪。

晋安风雅吾能说,天宝呻吟事可常。

两纪萧条携手处,百花洲上旧祠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2. 江西东湖有文肃专祠。

猜您喜欢

  • 1.《五代·志端年来二月二,别汝暂相弃。爇灰散四林,勿占檀那地。
  • 2.《题麻姑坛宋朝·郝天挺路入云关仙境佳,琼田瑶草带烟霞。贮经洞古无遗检,养药炉存失旧砂。青鸟不传金母信,紫鸾应返玉皇家。岩扉不掩春长在,开尽碧桃千树花。
  • 3.《宋朝·李咨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薨,有诗云云。)。
  • 4.《天池明朝·王弘诲千峰拥禅刹,一见濯天池。心源通性海,消息几人知。
  • 5.《琐窗郎明朝·叶宪祖丑副净:那酸丁惯作波澜。播流言。徒实繁。一朝得势便拟包弹。乘其未发急宜防患合:纵教。文成云锦定遭讪。空落莫。枉嗟叹。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