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肿复作夜梦蒉斋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魂何来此岂其仙?驾海乘风路万千。

地下相思应更苦,天南独客有谁怜?

馀生病尰归犹及,穷岁幽忧死傥贤。

三岛十洲粗一览,与君恨不卅年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酬丁柴桑晋朝·陶渊明有客有客,爰来爰止。秉直司聪,于惠百里。餐胜如归,聆善若始。匪惟谐也,屡有良由。载言载眺,以写我忧。放欢一遇,既醉还休。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 2.《鹊桥仙明朝·王玉峰旦上:人亡地远。干戈相向。灾祸重山叠嶂。贴上合:无凭底事正徬徨。又添上愁城千丈。
  • 3.《句·其六宋朝·卢襄茧足相从南极边,真机不落野狐涎。
  • 4.《油葫芦元朝·郑廷玉贼也你搭手在心头自监解。这家私端的是谁䦛䦟。则你那二十年何曾道觅的半文来。你你你则待要抹着的当了拿着的卖。也不管松时节做了急时节债。你你你无花呵眼倦开。无酒呵头...
  • 5.《得续桥社长书寄赠·其一明朝·余继登相离当岁晚,相忆又秋初。闻雁悲游宦,怀人念索居。客情无复道,清兴近何如。自是嵇康懒,年来音信疏。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