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哀诗·其一·许侍郎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骞超奉使乍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

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

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江南妇元朝·王冕江南妇,何辛苦! 田家澹泊时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饁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床。 织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 官输未了忧心触,门外又闻私债促,...
  • 2.《送郭思信远游元朝·陈谟不谓公家役,还为壮岁游。风吹木兰桨,水发蓼花洲。彭蠡渔歌晚,秦淮月色秋。琼花无恙否,几月到扬州。
  • 3.《醉眠亭宋朝·晁端彦人生有出处,两事固希全。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声名喧宇宙,指顾生云烟。不然早晦隐,纵意乐当年。第一莫如醉,第二莫如眠。无悔水乡士,子瞻称其贤。埋照不干世,作亭...
  • 4.《送琇上人宋朝·释月涧楖栗横肩犯晓寒,倚天青即是庐山。上人幸有娘生脚,直到高高顶
  • 5.《纪梦明朝·江源风雨孤舟梦细君,相逢还是旧憨勤。熏笼添火烘双被,绣阁悬灯剌五纹。旧貌尚留前日靥,病腰犹束嫁时裙。觉来离恨知多少,屈指东风十四春。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