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枚如年丈过鳌峰访荷花之作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风云人世朝朝变,绨椠山斋岁岁新。

有月肯临池上酌,与花同享坐中春。

难从残劫徵遗献,惭对凉波托幸人。

独树童童亭九曲,偕寒许结后凋邻。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苏秀道中宋朝·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
  • 2.《留别曾自昭徐圣甫明朝·王邦畿天光村鸟鸣,客子动归情。海月终辞夜,山云尚在楹。殷勤图后会,勉强就前程。珍重同窗友,劳生亦太轻。
  • 3.《宋朝·廖蒙叠嶂秋光浅,寒松古韵清。
  • 4.《答天宁长老宋朝·释禅惠文殊驾狮子,普贤跨象王。新来一个佛,骑马也何妨。
  • 5.《初冬同伍国开兄弟雨中寻梅明朝·李孙宸闻道江梅好,相期江水滨。不辞微雨湿,为觅淡妆人。蕊似含情待,枝偷剌眼新。何须看庾岭,数朵不胜春。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