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龚海峰先生浚渠留别筹边三图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百年桑梓论耆献,循吏儒林是我师。

时棘诏求兵事策,燹馀人话去思碑。

独怜大用生才靳,却羡潜盘入仕迟。

鸿雪满前元亦寄,萧条乍喜见须眉。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送高三十五书记唐朝·杜甫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 2.《七夕二首·其二清朝·德容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 3.《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宋朝·彭汝砺曲曲幽林远远山,归与谁得似公安。定为五柳先生传,应笑三年博士官。上国尘沙随马箠,长溪风浪属渔竿。秋风喜得音声到,起对青灯子细看。
  • 4.《诵子令明朝·叶宪祖净扮道姑上:尘途扰扰厌逢迎。少小离家觅上清。撇得爱河求净品。行看羽化上蓬瀛。
  • 5.《六月初六·石子田东坑宫福联清朝·廖厚初雨霁含香千亩霭;风吹解愠五弦挥。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