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和含晶韵·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似闻鶗鴂隔花鸣,百五匆匆记不清。

及未雨时烦作计,便成烟去那忘情?

无风帘幕仍香篆,如水楼台更笛声。

还是海棠沈睡好,枉烧银烛问蟆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宋朝·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
  • 2.《相逢行元朝·高德寿与君相逢江之干,朱亭翠柳扶金鞍。风尘今日是何日,对面千里生悲欢。江声潇潇江水绿,江上晴山削青玉。珠络银壶倾美酒,为君缓缓歌一曲。歌一曲,君且听,人生何止如浮萍。...
  • 3.《次韵叶守端午西湖曲水·其二宋朝·苏过暗泉百道草间鸣,已觉圆荷翠盖倾。拟欲挐舟江海去,门前归路是春明。
  • 4.《送黎君选还粤兼寄答陶摇光戴安仲彭伯时傅贞父诸子明朝·李孙宸未尽天涯握手情,何缘暑雨促行旌。嘶风正快燕台试,照乘还归合浦明。宦计祇应余蒯剑,乡心兼复滞戈兵。故园旧侣能相忆,八月秋鸿寄好声。
  • 5.《雨中花·旅怀明朝·沈榛帘外冰蟾光的皪。良夜永、重门寂寂。烛影轻飘,凉飔微度,抚景悲羁客。云际翩翩排雁翼。频怅望、故乡消息。助我凄凉,几声清漏,泪并铜壶滴。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