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

朝代:清朝|作者:陈肇兴|

土番畏人如畏贼,自筑土牛封其域。

星罗棋布廿四头,尺寸不差绳与墨。

砌以荦确塑以泥,崭然头角状奇特。

我闻在昔此地生番巢,出没杀人以为食。

圣人有作妖魑消,剺面文身咸戴德。

一丝红线下尧封,万顷绿塍遵禹则。

分疆立界严提防,不许斯民处实逼。

牛皮已变红毛风,土壤还同金马式。

是时番奴富田畴,烹羊炮豕乐无极。

醉后归来两眼昏,忽讶寝讹遗路侧。

短笛携将信口吹,歌呼踏破夕阳色。

迩来十社九社空,锄犁转在内山北。

岿然数篑留岩阿,犹似千钧任地力。

豪强子弟恣侵陵,拔毛削皮禁不得。

朝廷兼并有明刑,嗟尔无告独可恻。

牛牯岭外烽火明,千村万落长荆棘。

安得遍筑千万头,尽教卖剑归稼穑。

牛乎牛乎尔勿哀,铜驼与尔俱草莱。

猜您喜欢

  • 1.《病告诗上侍读宋朝·彭汝砺诗句亲题慰下僚,清心洗尽渴心焦。云移星月来幽隐,风转英茎下寂寥。肝胆尘生知几日,齿牙病久起今朝。篇章尽出樵苏鄙,不识鳌宫路径遥。
  • 2.《北端正好明朝·叶宪祖蕊珠圆。琼花润。香馥郁。蕊珠圆。光的溜。琼花润俺本是。天谪降玉府仙真。劣尘凡谁相亲。入玄门则盼西池近。
  • 3.《羽甫家兄池上白鹇歌明朝·李之世世间不独少閒人,人间亦复少閒鸟。白鹇为性本幽閒,行步纡徐翮夭矫。如今世上少閒林,不如敛翮向君沼。君之池沼最清閒,主人与鸟立池间。若个閒人肯伴鹇,我即开门问往还。
  • 4.《玉芙蓉明朝·汪廷讷潜心孔氏书。寄兴相如赋。更操觚染翰将羲献临摹。勋名倘得绳先祖。方信吾家有凤雏。合:窗前读。悬头刺股。况当今圣明天子正崇儒。
  • 5.《茅山进香曲四首·其四清朝·王士祯江淮儿女爱孤篷,水宿烟餐西复东。但祝茅君赐安稳,年年不怕石尤风。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