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髭自咏·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今朝诗思为髭抽,后日诗从撚处求。

倘每吟诗频撚断,诗人口比老僧头。。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又载赖子清《台湾诗》。

2. 作者注:「余辛未生,己未留髭」。廖汉臣注:「辛未,嘉庆十六年(1811

猜您喜欢

  • 1.《倾杯乐·五陵堪娉唐朝·敦煌曲子窈窕逶迤。体貌超群。倾国应难比。浑身挂绮罗。装束□□。未省从天得至。脸如花自然多娇媚。翠柳画蛾眉。横波如同秋水。裙生石榴。血染罗衫子。观艳质语软言轻。玉钗缀素绾...
  • 2.《舜祠(在皇冈)明朝·王渐逵中天祠殿郁崔嵬,云日熹微紫气开。韶石不随衰草没,江山如待翠华来。瓣香瞻礼客怀古,黄叶萧深僧扫台。欲向皇冈寻往事,乱峰丛壑送猿哀。
  • 3.《次韵万寿塔长老赠天真藏主天真宣人明朝·朱同万寿寺前古木森,系舟时复远相寻。诗成不作人间语,琴好谁听世外音。琪树风生惊夜雨,法坛云静覆春阴。敬亭山色何年别,日暮江东千里心。
  • 4.《长安杂书所见·其二明朝·吴宪拒贼金堤凿大梁,望洋河伯遂汤汤。洪涛不剩城三板,朱邸全沈水一乡。王气阴戕冲凤泗,国漕中涸徙淮黄。茫茫尽壑谁贻福,守汴功先叙未央。
  • 5.《送袁客曹定山犒师明朝·沈鍊郁郁三吴彦,名高属省臣。一为持节使,多少折梅人。行李图书出,鸣驺译象陈。还将怀远谊,荐作八方珍。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