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夫人(此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三朝奉饭毕残生,苟活何如死更荣。

陈氏曾殉监国难,同时奇节冠东瀛。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2. 此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晋室宋朝·沈辽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加害宁无辞,惟其不徇己。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 2.《秋海棠明朝·王端美人出秋水,颜色类春花。解语含风致,芳心淡月华。浓妆红映玉,小睡碧翻霞。无限深宵露,盈盈清泪斜。
  • 3.《登南山塔宋朝·曹棐平生登塔与登楼,乱尽乡心送尽愁。试上南山山下塔,依前怀古复悲秋。
  • 4.《乙卯人日招及门诸子过话即以当简明朝·朱用纯同此昼与夜,独命为人日。世俗竞相传,不知义何出。我顾深有取,顾名宜思实。人道不易尽,交勉无苟失。抚兹气象更,推迁如矢疾。日新又日新,敢复少暇逸。眷言二三子,矜尚...
  • 5.《梅山春晚明朝·吴宣迤逦苍苍曙色开,东风渺见白云隈。寒封老树千年话,春逐孤根一夜回。村远荒鸡鸣寂历,道迟行客意徘徊。多情岁晚空相忆,欲赋惭非杜甫才。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松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