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八景·其八·戍台夕阳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地借牛皮不计年,荷兰征址剩荒烟。

苍凉满目兴亡感,只在寒鸦古木边。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组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创作地点:戍台

2. 廖汉臣注:「同治七年(1868

猜您喜欢

  • 1.《诉衷情·眉意宋朝·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2.《暑伏偶书呈端祖抑之宋朝·白子仪岁时三伏每相承,雨汗居人因不胜。况是五弦均长养,何须六幕苦炎蒸。中乾愿沃仙盘露,上赐堪加凌室冰。安得天风破烦溽,释然群动返清澄。
  • 3.《怀余约斋·其一明朝·王渐逵夫君久客旅,吾亦事耕农。穗城一分暌,六载问不通。讵意珠海浔,野服得相从。世俗纷转更,尚留好颜容。欣对谢主人,感我一尊同。平潮际芳洲,广树多惠风。踟踷不能去,于焉...
  • 4.《题林德夫东山别墅·其二明朝·佘翔猿鸟山中侣,松萝物外情。看花多藉草,恰恰听流莺。
  • 5.《送李户曹还金陵兼报最·其一明朝·李良柱把酒听金缕,扬帆指石头。天空低远树,海阔隐孤舟。恋阙丹心壮,浮淮白雪优。秣陵明月夜,应亦念同游。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松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