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巢即事·其十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晴朝月夜最关怀,风雨来时景亦佳。

竹戛琅玕泉漱玉,梵音一洗太古谐。。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又载连横《台湾诗乘》。

2. 抄本注:「『关』一作『堪』。」。编者按:「关怀」,连横《台湾诗乘》作「开怀」。

猜您喜欢

  • 1.《夜书所见宋朝·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2.《春晴行园元朝·洪焱祖新岁以来晴旦稀,鹊声忽报金乌飞。烟光染深草色绀,雪水融入花根肥。悬弧在昔端有志,抱瓮如今甘息机。多情蜂蝶想自得,先我到此游芳菲。
  • 3.《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一宋朝·释德洪法真有子是弥天,派出南屏共一源。鲁钝经旬陪夜语,浪持短绠汲深渊。
  • 4.《泊巴东明朝·戎玠昔行指川北,今始诣巴东。山县无重郭,江天有断虹。乱峰云欲暝,官渡火初红。剪烛供清话,萧萧暮雨中。
  • 5.《寄李汝培太仆·其三明朝·余继登自是天难问,谁云宦易工。红颜辞露冕,白日卧秋风。暂跨扬州鹤,聊閒鲍氏骢。君身非阮籍,肯复泣途穷。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松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