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云岩杂咏·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兀坐禅堂学上乘,休辞永别对孤灯。

风生灵室窗三面,月照寒床枕一肱。

欲扣齐鱼祈佛祖,偏参絮果伴山僧。

况兼此地西天近,绝顶烟云覆几层。。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2. 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猜您喜欢

  • 1.《官柳清朝·查慎行种柳河干比《伐檀》,黄流今已报安澜。可怜一路青青色,直到淮南总属官!
  • 2.《走笔柬数畴明朝·王立道几上五千文,幽栖似鹿门。春光看欲尽,董相试窥园。
  • 3.《自题肖像宋朝·释惟照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流水光中枯木春。
  • 4.《出塞三首·其二明朝·江源兵出塞垣通,金鞭指铁骢。将军下天上,杀气绕湟中。受命边沙远,防秋鼓角雄。匈奴犹未灭,何处欲输忠。
  • 5.《雨竹明朝·吴孔嘉几竿清影映窗纱,筛月梳风带雨斜。相对此君殊不俗,幽斋松径伴梅花。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松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