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即事·其八

朝代:清朝|作者:陈梦林|

南从虎尾北鸡笼,建邑当年议颇同,诏元巡使请,于半线增设彰化县。」)。

地逼诸番宜扼吭,址因故镇更称雄。

天心悔祸民更始,帝德昭明日在东。

寄语王官好著意,无忘前事旷天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此组收于黄叔璥《台使槎录》,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鹿耳门

2. 作者注:「壬寅(1722

猜您喜欢

  • 1.《相劝酒唐朝·李贺羲和骋六辔,昼夕不曾闲。弹乌崦嵫竹,抶马蟠桃鞭。蓐收既断翠柳,青帝又造红兰。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青钱白璧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臛蠵臑熊何足云?会须...
  • 2.《题赵仲穆画兰明朝·王汝玉吴兴才子宋王孙,国步兴亡不用论。北去归来三十载,却将幽兴写芳荪。
  • 3.《护菊清朝·方式济盆菊瘦亦花,尺茎缀钱小。荒地苦栽培,强说颜色好。种从邻圃移,南阶溉昏晓。八月藏户牖,扶护费探讨。而胡傲霜姿,翻畏寒霜早。人实累此花,使汝随边草。
  • 4.《悼性上人宋朝·释德洪三年三过龙安寺,亹亹清谈解逼人。顾我偷闲久无侣,与君数面自成亲。转头忽作幽冥隔,弹指空惊梦寐新。病眼看秋欲凄眩,攀翻投老一伤神。
  • 5.《次答何人止见怀明朝·李之世即有殊方胜,其谁共讨探。鼠应穷技五,狙亦赋朝三。归梦潮来去,离踪海北南。还将天外信,遥寄榻边谈。
陈梦林(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诸生。其父因时乱转徙潮州,母生梦林二岁而卒,故自幼寄居于侨寓潮州的浙人林雄处。林雄对他既养且教,以至于成人,因此他自名为梦林。少年发愤读书,稍长留心经世之学,学习兵事。康熙五十五年(1716),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总兵蓝廷珍向其询问对策,他上书制府满保,请转移阵地至厦门。后提督施世骠由南、北、中三路进征台湾,又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应会于澎湖。朱一贵事件平定,立即被聘入提督幕府,规事机,搜捕朱一贵馀党,当时县官并未到任,一切事情都由幕府作决策,是以更见陈氏之功。日后叙功,竟严拒而归,不提在台之事,廉洁如此。雍正元年(1723)欲以梦林应召举孝廉,辞谢不往。同年再游台湾,数之后离去。卒年七十六。著书五种,其中《台湾游草》、《台湾后游草》、《游台诗》一卷〖参考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等系游台所著。(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