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即事·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梦林|

地震民讹桐不华春,有高永寿者诣帅府自首云:至琅峤,一人乘筏,引入山后大澳中,船只甲仗甚盛,中渠帅一人名朱一贵云云。镇道以为妖言,杖枷于市。辛丑,群贼陷郡治,议所立,因以朱祖冒一贵名。贼平,遣人入琅峤,遍觅并无其处,亦异事也。是年冬十一月,地大震。台多刺桐,辛丑春阖郡无一华者。有妖僧异服,倡言大难将至,门书『帝令』二字则免。僧即贼党也。贼平,僧伏诛。」),处堂燕雀自喧哗。

无端半夜风尘起,几处平明旌旆遮。

牧竖横篙穿赤甲,将军战血漫黄沙。

传闻最是游公壮,登岸漂然不顾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组收于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鹿耳门

2. 作者注:「庚子(1720

猜您喜欢

  • 1.《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宋朝·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2.《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宋朝·侯寘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著意、留春住。
  • 3.《和陈子仪宋朝·毕仲游临行又探北园芳,且欲相延伴酒觞。不似春花少颜色,只看蜂蝶逐风狂。
  • 4.《杂诗十首示宰献·其八元朝·刘绍少小事游侠,西游咸阳中。金张不蹑迹,赵李何能从。走马逸绝景,挽弧坠飞鸿。心知不称意,尚友来山东。黄尘忽以起,白日惊鸿濛。壮意竟何遂,浮生成转蓬。犹馀固穷节,不愧...
  • 5.《经绿护屏陈公甫先生读书处明朝·李之世青山围碧玉,中有读书台。颓垣鞠草莽,伊人安在哉。唯馀山丹树,花落点苍苔。
陈梦林(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诸生。其父因时乱转徙潮州,母生梦林二岁而卒,故自幼寄居于侨寓潮州的浙人林雄处。林雄对他既养且教,以至于成人,因此他自名为梦林。少年发愤读书,稍长留心经世之学,学习兵事。康熙五十五年(1716),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总兵蓝廷珍向其询问对策,他上书制府满保,请转移阵地至厦门。后提督施世骠由南、北、中三路进征台湾,又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应会于澎湖。朱一贵事件平定,立即被聘入提督幕府,规事机,搜捕朱一贵馀党,当时县官并未到任,一切事情都由幕府作决策,是以更见陈氏之功。日后叙功,竟严拒而归,不提在台之事,廉洁如此。雍正元年(1723)欲以梦林应召举孝廉,辞谢不往。同年再游台湾,数之后离去。卒年七十六。著书五种,其中《台湾游草》、《台湾后游草》、《游台诗》一卷〖参考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等系游台所著。(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