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即事·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梦林|

东港由来各一天,兴朝覆载独无偏。

地袤南北二千里,人乐耕渔四十年。

习染渐浇争靡丽,民风尚力杂机权。

当时载笔空愁思,满目烟花正斗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组收于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鹿耳门

2. 黄美娥编校

猜您喜欢

  • 1.《送阮可大赴铨元朝·王璋紫霜裘好宛马肥,琢琼为带羚角觿。路傍借问谁氏子,是我昔年同学儿。君家儒科有衣钵,伯仲舅甥名翕赫。文章都似庾兰成,意气尽如王景略。骅骝作驹放远游,封胡羯末渠同流。...
  • 2.《寿吴子彦元朝·吴复兴独步词华起缙绅,西江梦泽简书频。文渊去国常思弟,潘岳閒居只为亲。香远亭前荷叶老,岁寒座上柏枝新。当年祖笏分明在,满眼孙刘总后尘。
  • 3.《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七元朝·陈镒故老相逢竹外村,能谈旧史忆乾元。大儿昨日从军去,惆怅无人给晓昏。
  • 4.《哭吕与叔四首·其三宋朝·周行己朝闻夕死事难明,不尽心源漫久生。手足启云犹是过,默然安得议亏成。
  • 5.《己卯岁除夜大醉宋朝·释德洪昔闻安期生,以术干项羽。羽无人君量,佯狂辄遁去。又闻鲁仲连,舌有济世具。人君欲禄之,高视笑不语。吁古列仙人,万事不干虑。乃肯入世纷,岂非以民故。翩翩遥增击,悠然...
陈梦林(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诸生。其父因时乱转徙潮州,母生梦林二岁而卒,故自幼寄居于侨寓潮州的浙人林雄处。林雄对他既养且教,以至于成人,因此他自名为梦林。少年发愤读书,稍长留心经世之学,学习兵事。康熙五十五年(1716),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总兵蓝廷珍向其询问对策,他上书制府满保,请转移阵地至厦门。后提督施世骠由南、北、中三路进征台湾,又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应会于澎湖。朱一贵事件平定,立即被聘入提督幕府,规事机,搜捕朱一贵馀党,当时县官并未到任,一切事情都由幕府作决策,是以更见陈氏之功。日后叙功,竟严拒而归,不提在台之事,廉洁如此。雍正元年(1723)欲以梦林应召举孝廉,辞谢不往。同年再游台湾,数之后离去。卒年七十六。著书五种,其中《台湾游草》、《台湾后游草》、《游台诗》一卷〖参考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等系游台所著。(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