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枝词·其九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柳燧荷囊胜小壶,座中亲饷淡巴菰。

一枝铜管刻三寸,吸取烟云醉味腴。

注释

1. 押虞韵

猜您喜欢

  • 1.《清夜录宋朝·俞文豹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 2.《忆秦娥·花似雪明朝·方以智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 3.《寄台中寮友元朝·陈元旦台端一去便天涯,回首伤心事事违。九陌尘埃人易老,五湖风雨客思归。儒风不振回无力,国势如悬去亦非。今古兴亡真可鉴,诸公何忍谏书稀?
  • 4.《送姚龙文还永嘉明朝·朱谋han百卉怀芬芳,当春欣所观。时风和且柔,好鸟鸣其间。万汇何熙熙,我思独盘桓。良友当远别,惜此会面难。握手临郊衢,一往莫可攀。愿得少须臾,言笑暂为欢。毋金玉尔音,慰我...
  • 5.《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七十六明朝·周宪王江南名伎号穿针,贡入天家抵万金。莫向人前唱南曲,内中都是北方音。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