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枝词·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歌舞楼台狭道斜,鞭丝帽影斗豪华。

明朝日曜相携手,好向城西去看花。

注释

1. 押麻韵

猜您喜欢

  • 1.《江上答崔宣城唐朝·李白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
  • 2.《山中寡妇唐朝·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 3.《秋兰阁坐雨诸子来集·其二明朝·伍瑞隆偶尔成幽赏,居然得隐心。窗檐山色近,门径雨花深。夕鸟乱鸣树,凉风微动琴。平生寥落意,对尔一长吟。
  • 4.《和徐议政三月三日途中之作是日寒食明朝·祁顺三月风光属禁烟,踏青时节艳阳天。倦行驿路魂堪断,远望乡园梦亦牵。洛水有觞曾泛羽,楚山无树不啼鹃。诗来忽动伤春思,一度微吟一黯然。
  • 5.《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清朝·王孙蔚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