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李莲卿校书十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宝盖银幡好护持,一泓春水涨瑶池。

采莲队里歌声好,翻作东山薤露词。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九宋朝·陆佃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有如一梦邯郸假,未始相离浑沌真。可怪满城寻国艳,不知花在此中春。
  • 2.《南楼寺宋朝·张琬仙去不留丹灶药,诗成惟记御园柑。休誇巨镇来天北,且得奇峰在岭南。已见二楼开石路,可无双鲤起龙潭。政当九月黄茅里,喜作清商洗瘴岚。
  • 3.《题马伏波像宋朝·董烈眉目真如画,英姿迥不凡。识高能择主,功大不胜谗。马革忠何壮,壶头怒尚衔。谁甘骑款段,长服野人衫。
  • 4.《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三宋朝·释德洪荷塘寺后千竿玉,折脚铛中五合陈。静里笑看垂钓者,夜深方见把针人。
  • 5.《怀贾无染隐君清朝·杜镇琴书丘壑自闲闲,三十年前早闭关。未拟陶潜居栗里,真如安石卧东山。秋风故国悬霜鬓,夜月荒台照旅颜。指日赋归寻旧侣,相期颍水鹿门间。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