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史有感三十七首·其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会稽终报勾吴怨,曹沫能归鲁国田。

一战法人心胆破,千秋又见老维廉。

注释

猜您喜欢

  • 1.《忆江南 春去也唐朝·刘禹锡其一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其二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 2.《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宋朝·宋京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
  • 3.《油葫芦元朝·郑廷玉贼也你搭手在心头自监解。这家私端的是谁䦛䦟。则你那二十年何曾道觅的半文来。你你你则待要抹着的当了拿着的卖。也不管松时节做了急时节债。你你你无花呵眼倦开。无酒呵头...
  • 4.《游苍龙峡明朝·司守道乱山环抱一门通,传道当年潜毒龙。狂潦涌来无积石,白云飞处有孤峰。黄冠凿壁为丹室,幽鸟穿枝啄露松。野老已然绝世味,欲参元座侍真空。
  • 5.《既出都门望西路发有作·其一明朝·李孙宸靖端肃王程,驱车向西骛。既惬游梁情,亦适归欤趣。岂复惮倭迟,孤征昔所屡。晨徂每侵星,兼途轻薄暮。时序如崩波,黾勉促脩路。朔风剥我肤,宁论衣改素。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