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丝竹中年百不宜,况逢佳节苦无诗。

纸屏独倚秋光冷,夺饼纷纷看小儿。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闺怨唐朝·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2.《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朝·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3.《向夕明朝·李德学枋榆亦自适,巾栉每相忘。多暇书长把,无营病不妨。疏峰馀日气,乔木半烟光。向夕能明眼,呼儿徙竹床。
  • 4.《怀仙志明朝·李振声生涯原作梦,名字古而香。不谓巫云片,翻流洛水长。几人矜薄倖,三载戏逢场。摇落芙蓉色,秋江自渺茫。
  • 5.《寄诸生杨子中明朝·沈鍊碧柳清霄怨暮春,沙明水白更伤神。娟娟野月当楼静,冉冉飞花入座频。海畔音书常阻绝,山城瘦马苦逡巡。坐怜物色多惆怅,欲觅芳洲綵句新。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