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杂诗十二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三年不上城南路,新柳新蒲覆道阴。

便约诗人讨诗去,踏春声里一登临。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猜您喜欢

  • 1.《山居吟·其四元朝·清珙此事谁人敢强为,除非知有莫能知。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
  • 2.《送李铉应辟元朝·刘绍劝驾起英贤,首途肃征旆。都门冠盖盛,谷旦惬良会。繁筝怆离曲,清吹动浮霭。飞雨濠上来,淮阴殷萧籁。我歌思寥廓,子舞情慷慨。九万伫南图,蜚英振文代。
  • 3.《雨中登江天阁明朝·佘翔积雨依山寺,凭高思渺茫。潮声回片石,云气暗空廊。地控南徐险,天连北斗长。凄凄何处笛,此调是沧浪。
  • 4.《玉峡夜泊闻歌吹声明朝·吴旦江潭日欲上,汀洲露未重。赵女歌正扬,越客魂先动。玉柱应离鸾,瑶笙学调凤。窈窕子夜声,悽恻江南弄。繁音逐水流,哀响因风送。曲罢夜苍苍,踟躇人如梦。
  • 5.《观叶世美戏剧有赠明朝·李之世棚上千端呈百幻,枝头百舌语千端。物情搬尽机关巧,世界还同扯淡看。过眼雨云空孟浪,殢人花鸟强悲欢。个中难与痴人说,好向邯郸破梦团。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