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诗十首·其五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锦衣璀璨马蹄骄,两部甘陵一旦消。

官柳未黄人已去,夕阳无赖象坊桥。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萧韵

2. 过象坊桥,参众两院均在此处,自解散后忽寂寞矣

猜您喜欢

  • 1.《最高楼·吾衰矣宋朝·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
  • 2.《送李执刚致仕归洛宋朝·雷渊漕计中兴属老成,引年陈请独峥嵘。果能办此公真勇,爱莫留之我怆情。尘坌恐惊黄鹄举,烟波不负白鸥盟。洛阳去去春如锦,昼日神仙看地行。
  • 3.《因客话有感宋朝·李正民女子争桑事至微,两国暴骨实堪悲。太行孟门岂崭绝,坐觉人情尤崄巇。
  • 4.《生子回文明朝·申佳允明月映弧桑,凤麟钟气香。擎杯喜夜永,熳烂启祯祥。
  • 5.《寄怀何节生明朝·岑徵风吹纸怅夜何其,梦里相逢慰别离。却羡买臣无伉俪,自嫌陶令五男儿。半生辛苦怜同调,十载行藏愧所知。莫忘昔年风雨约,白云应赴楚山期。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