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一百三十首·其二十九·北条时宗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元兵蔽海至,举国尽惊惶。

碎书又斩使,禦侮安扶桑。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以去年诗再答正夫宋朝·彭汝砺不愿与公终食违,别离草草不胜思。老便静处溪山好,懒见闲中日月迟。论易朱云折其角,说诗匡鼎解人颐。岁云暮矣来何晚,倚杖相望一水涯。
  • 2.《横槎小隐和潘西畴韵明朝·叶春芳野色映湖芳,行藏付一航。按琴看鹤舞,把酒对鸥尝。景外尘寰远,吟边岛屿长。昔人曾市隐,谁道是真狂。
  • 3.《咏鸡冠花明朝·何栋如日下飞来孰可俦,云中养就气偏柔。懒施金距当雄敌,为戴霞冠慕远游。独立莓苔閒伴鹤,卑栖蘋藻静群鸥。何如化作幽人梦,啼破三湘万古愁。
  • 4.《送周士龙入粤兼报黄元白陈尔美明朝·佘翔寒色拥江天,离魂倍黯然。有怀多琬琰,相赠岂兰荃。啸月嶅山顶,停云瘴海边。同声如有问,生计老逃禅。
  • 5.《古诗为扶风窦滔妻作·其五明朝·李时勉滔滔江汉流,到海不复返。千里得所归,中复厌婉娩。在昔枉绥授,驾言不辞远。谁知三周御,却道羊肠坂。芬芳空自持,白日忽以晚。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