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十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几回搔首望燕云,国事纷纭岂忍论。

变法果能如赵武,维新直是假周文。

独夫性命囚南海,六士头颅哭北门。

不信圣人今未死,尚从丹穴苦求君。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敦煌将唐朝·敦煌曲子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 2.《水竹居元朝·陆广为爱王徵士,幽居发兴新。乾坤得清气,风月属閒人。巳有双溪竹,浑无一点尘。平生随所寓,取适任天真。
  • 3.《迎春亭宋朝·刘挚亭接东风近晓霞,几多和气到萌芽。也知当日迎春意,不为松筠只为花。
  • 4.《送隆上人宋朝·释德洪人生聚散等儿戏,梦境纷然此一时。老去渐知为客味,秋来长作送人诗。感君义色分心曲,慰我年华两鬓丝。想见故乡霜菊后,屋头千树橘累垂。
  • 5.《懊侬歌明朝·吴伯与约郎月出时,接鸡以达曙。半夜乌乱啼,恨杀窗前树。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