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滚滚妖氛满市闾,九重忽下攘夷书。

义和有术能驱鬼,刚毅何知拥立储。

八国旌旗张鹫帜,六宫粉黛走鸾舆。

圆明一炬灰犹热,再见烽烟迫帝居。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

猜您喜欢

  • 1.《癸亥清明日宋朝·孙铎翛然一室暗尘凝,兀兀端如打坐僧。习气未除私自笑,短檠还对读书灯。
  • 2.《游同安寺宋朝·李彭郭内那知草色新,道人庭宇别藏春。高榆风度青含荚,艳杏雨馀红退唇。茗碗薰炉清有致,禅天金地夐无尘。裁诗得句如拱璧,不费咸阳设九宾。
  • 3.《又答和区白斋一首明朝·王渐逵家住山林只爱山,采薇煨芋即为丹。眠馀芳草醒仍醉,歌入沧浪去复还。每为高贤三避舍,独怜知己更开颜。老来六籍成何补,马郑源头见一班。
  • 4.《建宁儒士朱公(浚)元朝·刘麟瑞身披薜荔去琼琚,递递南来八使车。人隐考亭春自远,马嘶春水难谁纾。好扶名义垂千载,不把衣冠辱四书。为守彝伦先训在,洁身珍重返吾初。
  • 5.《黔阳回途感怀次阳明先生二首·其二明朝·李橒过雨千溪涨水痕,迢迢原隰望来浑。荒城辛苦留孤剑,残驿萧条饭小村。芹曝有怀天路邈,风尘回首夜郎昏。沙场白骨无涯恨,时有烽烟入梦魂。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