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中夜呼天唤睡狮,烛龙未醒瘦蛟啼。

红羊浩劫匆匆去,苍狗浮云莽莽迷。

大士有心超苦海,众生何罪堕泥犁。

祗今过渡风潮急,兴汉亡胡一问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猜您喜欢

  • 1.《九日次韵周学录元朝·陈镒重阳今朝是,触目皆兵戈。青山岂不好,何由陟嵯峨。菊花泫清露,枫叶飘寒波。睹物增盛怀,奈此时未和。流年易超忽,百世如鸟过。于焉屏烦虑,酌酒还高歌。因观作吏人,动辄...
  • 2.《题梅坛宋朝·吕防封事悠悠即挂冠,苍烟古木锁空坛。当时不识蓬莱客,祇作南昌一尉看。
  • 3.《宫词·其五十七宋朝·周彦质乌巾袅脚锦袍襕,供奉新来进押班。从此便应閒日少,玉除轮日侍天颜。
  • 4.《灵鸟篇赠李三洲·其一明朝·王渐逵灵鸟振云翮,乃在桂林飞。亭亭九疑黛,郁郁苍梧枝。五色焕文明,瓯楚生光辉。重阴冱寰宇,百年爰凄腓。安淂望朝阳,戢翼仪天池。
  • 5.《登塔宋朝·陆佃题写看前辈,跻攀接后尘。日边窥两观,云下念双亲。宫线徐添昼,林花顿减春。夕阳犹独立,万虑入经纶。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