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籁轩东游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东山丝竹扩襟期,载笔蓬瀛眼界奇。

搜索古书徐福墓,追怀战迹凑川碑。

樱花晓日添行色,柳絮春风系远思。

莫说袖中沧海小,朅来准读纪游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高邮知军觅芍药一枝五花三绝·其一宋朝·周孚芒种逢花已自难,瑞云攒处凭栏干。烦君问取同州例,一干三花奏牡丹。
  • 2.《挽秦国夫人三首(安厚卿母)·其一宋朝·刘挚久被三宫眷,谁知五福纯。脂田天府国,綵服斗枢人。枕梦华堂晚,仙期碧海春。寻常居养地,悄悄绣帘尘。
  • 3.《灵谷山宋朝·刘迂去云归尽黛眉横,点染溪头六曲屏。春入翠微残照紫,天含空碧断峰青。城藏绿树江明灭,人没苍烟路渺冥。定有子真耕谷口,移文不费北山灵。
  • 4.《留题曹娥庙宋朝·萧辟屈平以楚死,死浊不死清。伍员以吴死,死暗不死明。死者人所难,一死鸿毛轻。壮哉二子为,留得不死名。曹娥以父死,年龄童未成。抱尸出洪澜,非可二子并。二子谏不从,齐秦...
  • 5.《杂怀·其五明朝·李之世鸷百不如鹗,于人亦复然。一人是知己,胡用客三千。悠悠行路间,凉炎迭为权。去去勿复道,索居且自全。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