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林痴仙,并视台中诸友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诗界当初唱革新,文坛鏖战过兼旬。

周秦以下无馀子,欧美之间见几人!

廿纪风潮翻地轴,千秋事业任天民。

劫残国粹相谋保,尼父春秋痛获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天尊铜像宋朝·石齐老赤土坡头一寺基,天尊元是一牟尼。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閒人说是非。
  • 2.《偈四首·其一宋朝·释法秀山僧不会巧说,大都应个时节。相唤吃碗茶汤,亦无祖师妙诀。禅人若也未相谙,踏著秤锤硬似铁。
  • 3.《题蒋子厚竹居元朝·释妙声缘溪竹阵齐,中有草堂低。对酒碧云合,怀人幽鸟啼。笋添门屡改,叶密径都迷。亦有羊求辈,时来共杖藜。
  • 4.《种杉明朝·吴琏儿孙生计薄,辟地种杉松。伐树深劳念,诛茅亦费工。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踪。直待成梁栋,时方记老翁。
  • 5.《金陵沾病移寓天界寺明朝·李之世寄食僧寮任寝兴,閒身似我亦閒僧。一年花事春虚度,是处名山兴倦乘。魏阙无媒空抱策,东西多难阻担簦。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