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秋感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登楼遥望海门东,万派商声失断鸿。

漂泊风尘看剑老,浮沈身世笑诗雄。

连天雨脚翻涛白,极浦云根射日红。

最是悲秋尝作客,伤今吊古恨无穷。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猜您喜欢

  • 1.《宴梅道士山房唐朝·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2.《右溪记唐朝·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
  • 3.《饮汪彦章池阁见龙挂宋朝·洪刍避暑追凉许近寻,君家池阁爽烦襟。密云不雨龙挂尾,落叶辞风蝉噪林。许远清湾净如拭,没多红芰意能深。围棋争道未得去,遮莫城头西日沉。
  • 4.《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其二宋朝·释德洪山勒回流作窟盘,翠萝绾带结鸳鸾。故应此境幽难画,乞与庵僧自在看。
  • 5.《送慈溪潘学博明朝·余继登薄宦向何处,东南甬水边。春风开绛帐,寒色上青毡。博士原潘岳,诸生得郑虔。广文官舍静,明月好谈玄。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