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除夕书感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六载混溟握笔权,又从鹭岛筑文坛。

漫谈天演论成败,一例人生孰苦欢。

君子乘时能豹变,英雄末路且龙蟠。

年华如水心如火,弹指风光岁已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浙江巡抚署联清朝·方观承湖上剧清吟,吏亦称仙,始信昔人才大;海边销霸气,民还喻水,愿看此日潮平。
  • 2.《房村道中会尚书潘公治河赋赠明朝·王弘诲徵诏三传湿紫泥,洪河千里奠金堤。儆当洚水逢沧水,功拟玄圭陋白圭。忧国岂知潘鬓改,济川疑傍传舟栖。河渠书就劳相寄,回首台端望不迷。
  • 3.《镇海楼宴王涣江丈口号明朝·何进修有客是南州,招邀郭北游。彩云飞画栋,粉堞炫山楼。尊俎三生话,乾坤一色秋。凭虚聊纵目,怀古重夷犹。
  • 4.《天津明朝·吕楠天津城下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鹤巢不避波涛险,蜃阁常依岛屿连。愧是乘槎银汉客,几回吟望斗牛边。
  • 5.《夏日闲居杂咏·其一清朝·汪缙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阛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相望在咫尺。地古却炎晖,仙居...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