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上感怀二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不向东洋靖蜃楼,却来南海弄渔舟。

文能驱鳄丹心郁,剑未屠龙碧血浮。

自把昆崙作肝胆,肯为蒙古卖颅头。

印波覆辙堪悲痛,黄种何年种自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五代·冯延巳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 2.《题无垢院·其一宋朝·石公弼沿磴穿岚造竹扉,一轩幽敞坐忘机。池镵琼骨容清泚,凭槛时看翡翠飞。
  • 3.《雪晚望怀子充宗弟宋朝·李彭归云度山椒,木末留夕照。联翩衔尾鸦,不复明楚调。安知牛尻没,便出丰年笑。南阮有伟人,领略造意表。端忧突不烟,岑寂有馀妙。简远到安丰,迈往同逸少。颇教弟子员,铅椠...
  • 4.《谢李洪州莅学宋朝·洪朋海内声名四十年,豫章太守得才贤。鸣鸾哕哕采芹地,出日迟迟祭韭天。可但文翁能教化,须知常衮与周旋。却惭不及南州士,合使尘埃一榻悬。
  • 5.《送郎中赵子期元朝·黎崱下国瞻宸极,交州有使星。梅花南北景,篁竹短长青。殊俗诗难写,荒村酒易醒。翩翩赵公子,终不愧朝廷。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